• 关爱女性,远离宫颈癌

  • 广西南丹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黄家丰

       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,严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,其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2位,可谓不折不扣的“红颜杀手”。有研究表明,每30~35名女性中,就有1名女性不幸遭遇宫颈癌,全球每2分钟约有1名女性死于宫颈癌。研究发现,99.7%的宫颈癌患者与HPV(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)感染有关,80%有性生活的女性一生都有可能感染HPV。但是别慌!HPV感染≠宫颈癌。大多数HPV感染后,在人体只是“匆匆过客”,90%以上的感染会在2年内,被人体的免疫系统“KO”掉。当感染了高危型HPV后未能清除,而且发生了持续感染,才可能召唤出大BOSS——宫颈癌。这一过程,可能需要数十年之久。因此,定期进行HPV检测,能够及时发现病变,确认病因,及时治疗。
        HPV(Human Papillomavirus)是人乳头瘤病毒的简称,是一种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直径为55nm的病毒颗粒。是一种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,从而感染人类皮肤和黏膜的病毒。
        HPV分为哪些型?目前已经发现的HPV有200多种亚型,主要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两大类。低危型HPV包括HPV6、11、40、42、43、44、55、61、81、83。低危型的HPV感染可引起尖锐湿疣、寻常疣等,90%的尖锐湿疣就是由常见的低危型HPV6或11引起。中高危型HPV包括HPV16、18、26、31、33、35、39、45、51、52、53、56、58、59、66、68、82、73。只有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才会引起宫颈癌前病变,一旦不能及时处理,很有可能进展为宫颈癌。
        统计数据显示,宫颈癌中16型、18型的检出率最高,所以HPV16型、18型是需要高度关注的两个型别。不过,HPV也有属于自己的“地方特色”。52型和58型在我国宫颈癌患者中较为高发,也要引起重视!
        HPV究竟是如何传播的呢?HPV的传播途径主要经性接触传播,极少数情况下通过母婴传播或皮肤密切接触感染。
        打了疫苗,还需要做HPV检查吗?HPV疫苗不能100%预防宫颈癌,因此无论是否打了疫苗,有性生活的女性都应定期去做宫颈癌筛查,二者缺一不可。敲黑板:注射宫颈癌疫苗不能代替HPV检查的原因是,宫颈癌疫苗不能应对所有的病毒,所以说疫苗不能100%预防宫颈癌。目前市面上的九价疫苗,也只能预防90%的宫颈癌。定期检查宫颈细胞,可以及时发现问题、采取阻断措施,避免癌变的发生。
        哪些人需要检测HPV?
        1.有三年以上性行为或21岁以上有性行为的女性;2.高危人群(多个性伴侣、性生活过早、HPV/HIV感染、免疫功能低下、卫生条件差/性保健知识缺乏的女性)需要提前起始筛查年龄;3.决定妊娠的女性;4.欲接种HPV疫苗的女性;5.有宫颈癌家族史;6.已接种疫苗人群定期复查;7.已出现疾病症状。
        HPV检查有哪些注意事项?做HPV检查24小时内不要有性生活,三天内不要做阴道冲洗或使用阴道内药物,避开月经期。进行HPV检查可能会碰到宫颈血管,血管破裂会造成少量流血,当出现这种情况时不必紧张,是正常的临床表现。若出现阴道长时间流血、血量多,需进一步做阴道镜和宫颈活检来判断是否存在宫颈病变。
        如果查出阳性怎么办?HPV阳性并不等于宫颈癌。年轻女性感染HPV较常见,绝大多数HPV感染是短暂的。一般在1~2年内,HPV病毒有90%~95%会被自身免疫系统清除,不必过度担心。只有高危型HPV持续感染,才会导致宫颈癌前病变或宫颈癌,需要引起足够重视。建议有条件的女性尽早接种疫苗,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宫颈癌的风险。值得注意的是,男性感染虽较少引发症状,但可能会传播病毒或导致阴茎癌、口咽癌。
        该如何预防宫颈癌呢?除了定期HPV筛查检测,作为女性还应当注意控制体重在健康范围内,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,少吃富含脂肪、淀粉或糖的加工食品,限制抽烟饮酒,不乱吃激素类的保健品,符合条件者应尽早接种HPV疫苗预防宫颈癌。
        HPV疫苗知多少?目前,市面上主要有二价、四价和九价三种规格疫苗。
        二价:预防16、18型(主要防宫颈癌)。
        四价:预防6、11、16、18型(防癌+生殖器疣)。
        九价:覆盖9种高危/低危型(扩展保护范围)。
        接种建议:9~45岁均可接种,最佳年龄为首次性行为前。
        HPV是广泛存在的病毒,疫苗接种和定期筛查是预防相关癌症的核心手段。即使感染,多数人可通过免疫力清除病毒,但持续高危型感染需密切监测。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