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06 国防动态
既修电路,也燃“心光”
-
76集团军某旅 丁梦凯 袁笑
2014年入伍的宿鹏程,现为76集团军某旅支援保障连班长。从体能落后到集训夺冠,从新兵“吊车尾”到专业“多面手”,他用11年时光诠释了“勤能补拙”的硬核人生。
2014年,性格内向的宿鹏程响应“到部队淬炼”的号召,在家人的支持下踏入军营。然而,新兵连的现实给了他当头一棒:3公里成绩总在及格线外徘徊,单双杠训练频频“亮红灯”,沉默寡言的性格更让他显得格格不入。
“那时看着同年兵戴上训练标兵的红花,我连鼓掌都不敢用力。”回忆起初入军营的窘境,宿鹏程坦言曾怀疑过自己的选择。
2016年,仅有高中学历的宿鹏程决心报考士官学校。熄灯后的学习室、早操前的操场路灯下,成了他“开小灶”的“战场”。为啃下《有机化学》,他抄满3本笔记;为突破5公里跑成绩,他偷偷在作训服里绑沙袋加练。当录取通知书寄达连队时,指导员感慨:“这小伙子的台灯都被熬坏了!”
但挑战远未结束——入学后相较于同期学员,他的5公里成绩比第一名慢了整整5分钟。不服输的他每天提前一小时训练,最终在毕业考核中冲进17分钟大关。
“部队需要什么,我就学什么!”2018年从士官学校毕业的宿鹏程开启“疯狂转岗”模式:担任桥梁操作手期间,他白天泡在训练场记录架设数据,晚上复盘反思,最终在旅组织的“桥梁作业员集训”中斩获个人第一名;转岗报话员期间,背密语背到“走火入魔”,甚至夜里说梦话都在背密语,最终在考核中脱颖而出,负责无线通信保障;转岗扫雷破障班后,又从头学起,通过夯实理论基础、深挖装备原理、设置噪声干扰等方式来提高训练成绩,最终在旅“爆破集训”中带领全班取得集体第一名的优异成绩。
2020年,连队水电工退伍导致专业断档,他又主动请缨接棒,凭借在士官学校打下的电工基础,他工作起来游刃有余。在青铜峡驻训期间,宿鹏程负责驻训地的用电保障。驻训地风沙肆虐,可谓“一碗米饭半碗沙”,他每次检查完线路回来,都成了一个“土人”。
2024年,在海拔4500多米的驻训地建设营区期间,一场大风“掀翻”了半个营区的电路。宿鹏程带着冻成“冰坨”的电工胶带冲进风雪中,发现低温让胶带失去粘性后,他想出用打火机边烤边接的“土法子”。那一夜,他跪在结冰的泥地里抢修3个小时,当板房的灯光重新亮起时,十根手指已僵硬得掰不开钳子。“宿班长修的不仅是电路,更是战友心里的‘光’。”上等兵李佳诚动情地说。
如今,这个曾经说话都脸红的少年,已成长为带出5名专业骨干的“金牌教头”。营教导员李佐峰在年终总结会上这样评价:“宿鹏程的成长轨迹,印证了新时代士兵的无限可能——只要肯把自己锻造成钢,最普通的岗位也能绽放强军之光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