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西方阵营分裂 战后秩序崩塌

  •     《日本经济新闻》近日刊文称,战后80年时间里,欧洲一直坚信其与美国共享包括民主、法治在内的“西方价值观”。然而就是这个美国,变得愈发信奉“实力”而非“法治”,越过欧洲盟友,与他们的假想敌俄罗斯越走越近。美国的背叛正在让战后秩序轰然倒塌。
        “不能让华盛顿或莫斯科决定欧洲未来。”法国总统马克龙在3月的一次电视讲话中说道。他还提出,法国作为拥核国家,可以取代美国为整个欧洲提供“核保护伞”。
        这一构想始于俄乌冲突爆发之时,其根本逻辑在于创建一支“核武装的欧洲军队”威慑俄罗斯。随着欧洲对美国特朗普政府的不信任加剧,这一主张也开始在“与美国诀别”的语境下被提及。
        法国对于自身作为外交和军事大国充满自豪,这得益于戴高乐主义的遗产,法国在一些国际事务上刻意与美英等国保持距离。欧盟也计划投入巨资尝试“重新武装”,德国则准备提高国防开支。
        挑战当然存在。熟悉外交和安全事务的法国前议员加托兰承认,欧洲的军工产业要想独立于美国的供应链需要十年时间,有多少人愿意服兵役也要打问号。 
        前所未有的深刻分歧也意味着“欧美=西方”的公式不复存在,所以欧洲急需构建第二重、第三重防御网。
        欧洲仍试图说服美国,维护北约的团结,但徒劳无功。另一方面,欧洲也开始尝试将脱欧的拥核国家英国拉拢过来,深化志同道合国家间的合作。
        冷战结束,将民主与和平带给全世界的愿景终成幻梦一场,全球化正在开倒车。安全事务交给美国、能源来自俄罗斯、依赖中国作为出口市场,这种完全将命运系于他人的欧洲模式也已经宣告破产。
        正是由于身处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,日本也可以选择与韩国、澳大利亚和欧洲建立深化合作的多边机制。不仅不能被特朗普政府牵着鼻子走,还应当为新秩序的建立主动作为。
    (摘编自《参考消息》  文/赤川省吾)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